有機食用菌的木霉是一種常見的病癥,不僅危害菌絲體生長階段,也危害食用菌子實體。它是生產中發生最普遍、危害性最嚴重的雜菌之一,不論制種還是栽培,也不論生料、熟料、發酵料、發菌期間均可發生,甚至在出菇階段也有發生,個別品種如草菇的菌種在完成發菌后亦可發生該種雜菌,并且發生的溫度范圍也越來越廣,木霉就是主要雜菌之一。
1、危害癥狀
有機食用菌木霉的主要生物特征為其菌絲成熟期很短,往往在一周內即可達到生理成熟,然后即生出綠色霉層,即其孢子層。當基料被侵染后,菌絲階段不易察覺,直到出現霉層時才能引起注意;起初只是點狀或斑塊狀,當條件合適或食用菌菌絲不很健壯時,很快發展為片狀,直至污染整個菌袋或料床,若不及時采取措施,菇棚內短時間即可成一片綠色,其孢子飛揚,周邊棚墻上也將附著大量木霉孢子,給以后的生產留下嚴重隱患。
2、發生規律
有機食用菌木霉主要生存在朽木、枯枝落葉、土壤、有機肥、植物殘體上和空氣中。許多栽培的老菇房,帶菌的菇具和場所是主要的初侵染源,已發病所產生的分生孢子,可多次重復侵染更為頻繁。木霉發病率的高低與環境條件的關系較大,木霉孢子在15-30攝氏度下萌發率較高,菌絲體在4-42攝氏度的溫度下均能生長,在25-30攝氏度生長最快。孢子在空氣相對濕度95%的條件下,萌發最快,相對濕度低于85%較難萌發。因此,在高溫、高濕、通氣不良和培養料呈偏酸性時,很容易滋生木霉。木霉侵染寄主后,與寄主爭奪養分和空間,同時還分泌毒素殺傷、殺死寄主,把寄主的菌絲纏繞、切斷。
3、防治措施
(1)科學調配基料組分,使營養全面、均衡,以保證食用菌菌絲的健康和抗性,可對霉菌形成拮抗或抑制。實踐證明,生產中按比例加入天天菇耳壯即可。
(2)發酵栽培時,加入疣霉凈后,基料仍要發酵均勻,盡可能多的殺死或抑制其孢子。
(3)接種操作要嚴格、規范,不使霉菌孢子落于料中。研究發現,接種時,開啟食用菌接種凈化機5min后再進行操作,生產效果與常規甲醛熏蒸相仿,并且,杜絕了甲醛對人體的刺激,避免了甲醛殘留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