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菌核病又稱菌核病、白絹病、羅氏菌核病,是一種小菌核菌引發的真菌病害。
①癥狀和發病規律。主要發生于以稻草栽培的地區,這種病原菌侵染草菇菌絲和子實體。初侵染草菇菌床時,料面呈乳白色,出現環狀菌落,以后在其菌絲上形成大量球形、卵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的茶褐色菌核,受侵染處草菇菌絲不再生長,無子實體形成。受侵染的草菇子實體先從基部出現癥狀,其表面濕潤、有黏性,繼而腐爛,并出現黑點或顆粒。該菌菌絲生長適溫為25~32℃,喜濕怕光,其孢子可在植物秸稈上萌發,很適于在稻草上生長。
②傳播方式主要是培養料帶菌。
③防治措施。選用新鮮無霉變的稻草作培養料,用前在陽光下暴曬1~3天,然后用3%~5%的石灰水浸泡1夜,切斷病源。舊菇場用2%甲醛消毒,一旦發病,局部撒石灰粉封閉病區。病發嚴重時,可噴灑50國際單位井岡霉素或0.5%的萎銹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