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癥狀表現 蘑菇子實體受到疣孢霉感染時,子實體分化受阻,形成畸形菇。如果菇柄和菇蓋分化后感病,菇柄就會變為褐色。在子實體發育末期被感染,子實體會出現角狀淡褐色斑點而看不到病菌菌絲。若病菇組織留在菇床上,會逐漸變為褐色,并滲出褐色液體。
二、防治方法
?。ㄒ唬└餐烈擞镁嗟乇?5厘米以下的土,這樣可避免把地表層的病蟲害帶入菇房。覆土取回后,在烈日下暴曬至干燥狀態,并用0.1%的甲醛溶液將土粒調至濕潤狀態,然后用薄膜覆蓋密閉1天,再攤開晾1天,讓甲醛揮發后再使用。若用蒸汽消毒覆土,可在65℃條件下保持1小時。
?。ǘ┕椒刻幚怼9椒繎h離垃圾場和豬、牛棚等。若培養料在菇房內進行二次發酵,可結合巴氏消毒法通蒸汽消毒。若不在菇房內進行二次發酵,可用甲醛進行消毒,按每立方米用甲醛10毫升、高錳酸鉀2克的量熏蒸12小時。
(三)蘑菇出菇前,在菇房及周圍均勻噴施農藥,可有效防止疣孢霉病發生。常用的農藥有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特克多、疣孢凈等,濃度為500~1000倍液。
?。ㄋ模┌l病菇床處理。若疣孢霉病發生面積較大,應立即停止噴水,挖掉菇床上的病菇及疣孢霉菌絲塊。菇房用甲醛熏蒸1小時,注意不能熏蒸太久。熏蒸后通風2~3天,待菇床表面干燥后再均勻噴灑農藥。若疣孢霉病少量發生,要及時摘除病菇及疣孢霉菌絲塊,并在發病部位均勻噴灑農藥。
(五)加強菇房管理,在高溫、高濕情況下注意通風換氣,摘除的病菇要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