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頭菇在栽培過程中,常由于通氣不良,水分管理不當,或溫度過高,濕度偏低等原因,引起子實體發育不良產生畸形。如生長中片面強調濕度,通風透氣差,二氧化碳濃度超過0.1%時,就會不斷刺激子實體基部產生分枝,形成珊瑚狀,以致不能形成球狀子實體,影響產品質量。若遇25℃以上的高溫,加上空氣濕度低時,則易出現不長菌刺的光禿形子實體。
防止和克服畸形猴頭菇的主要辦法是:出現珊瑚狀子實體時,應加強通風透氣,促進子實體健壯生長,其癥狀就能很快消除,對已形成珊瑚狀的幼蕾,應立即將它連同表面的一層培養料一起挖去,條件適宜就能長出正常的子實體。產生光禿形于實體時,則要加強水分管理,采用向空間噴霧化水或地面灑水;以降低溫度和補充水分。此外,由于菌種傳代次數過多,種性退化,產生畸形猴頭菇時,應采取提純復壯,培育優良菌種,提高種性和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