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病蟲防治 » 正文

    雙孢蘑菇易發病害及其防治


    【發布日期】:2010-09-02
      雙孢蘑菇的栽培過程中,常多生如下病害:
      軟腐病
        又叫霉菌病、菌被病。感病初期,在菌床上形成一層白色菌絲,似棉絮狀,擴展后,覆蓋整個床面,造成出菇減少或不出菇。
        該菌喜在有機質豐富且潮濕的土壤中生長。在高溫、高濕和培養料含水量偏高的條件下,生長繁殖快。
        防治方法:培養料要進行高溫堆積發酵;覆蓋用土要取地表下層土且拌入1%~2%的石灰粉拌勻土粒;減少床面噴水,加強菇房通風;在患病部位撒石灰可預防本病的流行;出現該病后,及時排除病菇,并噴灑50%多菌靈1000倍液或2%~5%的甲醛溶液等殺菌劑進行處理。
      魚子菌
        在培養料上長出許多圓形米黃色小顆粒,形如魚子,故稱為“魚子菌”,該菌除了與蘑菇爭奪養分外,還分泌毒素,散發出腥臭味,擬制蘑菇菌絲生長,造成減產。
        培養料發酵不良,形成“夾生料”;濕度過大,培養料偏酸性,以及培養料成團變黑變黏,就會引起魚子病的發生。
        防治方法:培養料要發酵徹底,堆制發酵時間不宜過短;控制好培養料水分和酸堿度,培養料含水量以手握料不滴水為宜;培養料要疏松,不黏結成團,不發黑,無臭味,PH值為7.5~7.8;出現魚子菌后,停止噴水,用300~500倍波爾多液澆灌,抑制病原菌的擴展。
      木霉
        木霉又叫綠色霉菌,菌絲初為白色棉絮狀,產生孢子后逐漸變綠色,最后呈黑綠色。它能產生毒素,抑制蘑菇菌絲的生長,產生毒素致死幼菇。
        該病菌通過孢子傳播感染,培養料堆制發酵不良和菌種生長良時,易感染木霉類雜菌。而孢子主要靠空氣傳播,當接種消毒不嚴栽培環境不衛生時,也極易感染病菌。
        防治方法:培養料要求新鮮、干燥,嚴格按照堆制發酵程序進行,堆制發酵要充分,最好用1%石灰加0.1%多菌靈拌料;播種用菌種要求無木霉感染,生長健壯,菌絲體濃密,菌齡短;當病害點狀發生時,將霉點去掉,用石灰或濃石灰水覆蓋發病部位;如果木霉菌侵染嚴重,可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或克霉靈1000倍液進行局部澆灌,抑制木霉菌擴展。
      青霉
        青霉在土壤中繁殖后,它與食用菌爭奪營養、水分,并分泌毒素抑制雙孢蘑菇菌絲體向土壤中生長,在料面上形成深綠色至藍綠色的菌落,老的菌落表面交織在一起形成一層膜狀物,隔斷料面吸收空氣,從而造成不出菇。
        土壤中含有有機質和秸稈較高,并帶有青霉菌是造成病害發生的主要原因。通風差、濕度大、悶熱,也易導致青霉的大量發生。
        防治方法:覆蓋土壤應去掉表層土壤,取下層土壤覆蓋;培養料用1%石灰加0.1%多菌靈拌勻;點狀發生時,用50%多菌靈1000倍液進行澆灌感病部位,抑制青霉擴展;菌床上噴灑0.2%的多菌靈、代森鋅等;感染嚴重的并且面積較大時,應去掉覆蓋的土壤,噴灑殺菌劑后,再覆蓋新鮮土壤。
      褐斑病
        又叫斑點病、凹斑病。子實體感病后,首先長出白色絨毛狀菌落,隨后在菌蓋上出現褐色凹陷病斑,其內充滿分生孢子,受害的菇畸形,菌柄腫大或彎曲,最后枯死,但菇體不腐爛,無臭味。
        自然條件下,該病生長在水稻田土禳中,在溫度偏高的條件下易發病,能通過覆土和噴水時傳染。
        防治方法:培養料要進行充分的腐熟發酵;覆土材料要取下層土壤,用甲醛噴灑后,塑料薄膜覆蓋悶殺24小時;覆蓋在菌床上的草簾要經常調換覆蓋面,不宜一直只用同一面覆蓋,否則在草簾受潮后,孳生雜菌而傳染蘑菇子實體,同時在草簾上噴灑50%多菌靈1000倍液等殺菌消毒;保濕用水要使用清潔井水或河水,不能使用污水;氣溫較高時,要加強通風換氣,降低濕度;出現該病后,及時去掉病菇,并停止噴水,噴灑2%次氯酸鈣或2%~5%甲醛或500倍多菌靈溶液。
      銹斑病
        蘑菇子實體上出現銹色斑點,或者為褐色斑點,與褐斑病不同的是不產生凹陷。
        該病原菌生活在土壤和不清潔水中。在高溫、高濕條件下危害嚴重。
        防治方法:所噴水要使用清潔井水或河水,不能使用污水,以免水中帶菌傳染;加強通風換氣,降低溫度和濕度,溫度控制在20℃以內,濕度保持在85%~95%之間;出現病害后,摘除病菇,然后噴灑多菌靈、克菌等殺菌劑。
      菌絲體徒長
        雙孢蘑菇的料床覆土后,菌絲沿著土粒不斷向表層生長,形成一層濃密的菌絲層,結果造成出菇推遲或很少出菇,從而降低質量和產量。
        發生原因:培養料腐熟過度,含氮量及含水量過高,容易引起氣生型菌絲徒長。棚內通風不良,溫度超過22℃,空氣相對濕度太高等也易造成菌絲體徒長。
        防治方法:調水不要過輕,細土噴水不要太急,要在早晚涼爽時噴水;要加強通風,控制菇棚內的溫度;覆土層菌絲徒長較輕的,再覆一層薄土,較重的用刀子劃破菌皮,挑掉菌塊,補覆細土,噴重水,增大通風。
      地雷菇
        子實體在土壤中生長,受到土塊的壓抑;菌蓋上有泥土出菇凹凸不平,降低了蘑菇質量,并影響了下一批蘑菇。
        料堆過厚,且料中混有泥土,使幼菇在料深處形成。覆蓋的土層過厚或者含水量低,抑制了菌絲向土層的生長,從而使幼菇在料內形成。菇層內空氣濕度太低,出菇過早,結菇部位低。
        防治方法:播種時,不能在培養料中混入土粒,以免在料層中土粒上結菇,造成結菇部位低,而無法長出土表;覆蓋用土粒不宜過大,以免幼菇生長無法頂破土粒而在土塊下面生長,覆土也不要過厚,以3.5~4cm為宜;誘導出菇須及時,在菌絲生長到距土壤表面1cm時,噴水誘導出菇;結菇部位低的菇要及時采收,以免長大后變成畸形,特別是在春季,易出現地雷菇。
     
     
    [ 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舆县| 西藏| 沾益县| 延庆县| 上虞市| 襄汾县| 承德县| 鹿泉市| 尼玛县| 舟曲县| 汉川市| 建宁县| 湘西| 黎平县| 梧州市| 奈曼旗| 会泽县| 宁蒗| 平阳县| 四川省| 曲阳县| 新密市| 额济纳旗| 麟游县| 武安市| 武邑县| 富阳市| 临沭县| 银川市| 屏东市| 太白县| 新营市| 自贡市| 信阳市| 吉安市| 阿克陶县| 五家渠市| 庄浪县| 东方市| 昌邑市| 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