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病蟲防治 » 正文

    文獻:食用菌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技術


    【發布日期】:2010-09-02
      王愛武 王秀芹 《農技服務》 2007年第09期
      摘要 介紹食用菌栽培中常見病蟲害,提出防治上應盡量采用農業生物防治,配合采用農藥防治。
      關鍵詞 食用茵;病蟲害;農業防治
      中圖分類號 S6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4-8421(2007)09-056-02
      
      食用菌屬大型真菌類,其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環境條件適合多種病蟲害的發生和生長繁殖。如不重視生態環境的控制,在前期不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雜菌和各種蟲害便會大量發生。在栽培中,遵循以農業防治為主,合理配以生物物理方法,以化學防治為補救措施的綜合防治方針,充分發揮各種防治方法的優勢互補,對各種食用菌的優質高產,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 食用菌生產上常見病蟲害類型
      
      1.1 褐腐病 又稱水泡病、濕泡病等(圖1)。主要為害蘑菇、草菇、平菇等。該病由疣孢霉的病菌引起。主要特點為:疣孢霉的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只感染子實體,不感染菌絲體。子實體受到輕度感染時,菌柄腫大成泡狀畸形,故稱濕泡病。但在子實體不同發育階段,病癥也不同。子實體未分化時被感染。則有一種如硬皮馬勃狀的不規則組織塊,上面覆蓋1層白色絨毛狀的菌絲,并逐漸變成暗褐色,常從患病組織中滲出暗黑色汁滴;菌蓋和菌柄分化后感染,菌柄變成褐色,感染在菌褶上則有2種白色的菌絲生長物。疣孢霉病菌是普通的土壤真菌,其主要是通過覆土、空氣、操作人員、工具及昆蟲、老鼠等攜帶而傳染菌床及菌塊。
      
      1.2 枯萎病 又稱死枯病,是一種生理性病害。主要為害蘑菇、平菇、鳳尾菇、靈菇、滑子蘑等。主要特點為:菇蕾形成后,大小不等的子實體都可以發生此病。發病后停止生長,變黃、逐漸萎縮、變軟、變干,最后枯死或腐爛。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原基形成后培養料過干,而使菇蕾枯萎;或是出菇過密;營養供應不足,使部分小菇死亡;或是菇房溫度過高,溫度過大,通風情況不好,氧氣缺乏,使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過多;還有采菇時不慎碰傷了小菇蕾,或出菇過量,從而產生藥害。
      
      1.3 畸形菇病 也是生理性病害。食用菌在形成子實體期間,如遇到不良環境和條件,使子實體不能正常發育,便會發生畸形(圖2)。主要特點為:菌蓋小而薄、柄細長、早開傘。這種現象平菇和風毛菇多發在頭茬菇之后,而香菇則發生在頭茬。其主要病因是高溫、光線不足、營養缺乏等。
      
      1.4 猝倒病 又稱枯萎病,屬真菌性病害。主要是由鐮包霉和菜豆鐮霉所引起。主要病癥是子實體被侵染后,菌柄髓部萎縮變成褐色,菇體矮小不再生長。此病發生早期和健康菇在外形上不易察覺,只是菌蓋變暗,菇體不再生長,最后變成僵菇。傳染途徑:因為鐮包霉可在土壤中長期存活,所以土壤傳染是主要的傳染途徑,另外通過空氣和一些使用器具也可以傳染。
      
      1.5 主要害蟲 食用菌的主要害蟲是菌蚊、螨類,螨類前期肉眼不易看到,主要為害菌絲,使菌絲斷裂而萎縮。在堆料和覆上中均能帶入螨類害蟲,造成嚴重危害。防治方法:螨類的產生與培養料、覆土、菌種等有關,故要進行綜合防治。
      
      2 綜合防治措施
      
      2.1 農業防治
      2.1.1 選用優質抗病品種。選用適合當時當地的優質菌種,菌絲健壯不老化、純凈、無污染。母種傳代不要過3代,栽培種由原種轉接而來。
      2.1.2 合理輪作。不同菇類,或同一菇類的不同品種之間,能產生具有相互頡頏作用的代謝產物,對病蟲害及雜菌有一定的抑制和殺滅作用。進行合理輪作,能起到較好的預防效果;有條件的菇農,可以每年更換新棚,防雜效果更佳。
      2.1.3 遠離傳染源,搞好環境衛生。在每年生產前,對菇場進行徹底清理,清除害蟲滋生場所。清理范圍包括菇房、庭院。對上年的出菇廢袋、草堆垃圾、堆肥及一切有機廢棄物,進行集中燒毀或運走,并鏟除雜草及泥炭土。于傍晚用80%敵敵畏15ml和1.8%齊螨素5ml對水40kg進行噴霧。間隔1周后再補施1次。用漂白粉加石灰漿粉刷菇房,庭院普撒干石灰粉。  
      2.1.4 合理調節溫、濕、氣三者關系。溫度、濕度、氧氣是影響各種食用菌質量優劣、產量高低的重要環境因子,三者要統籌兼顧。出菇期間,在合適的溫度下,如雞腿菇16-24℃、雙孢菇14-16℃,子實體數量最多,產量最高;物料含水量以60%-70%為宜,空氣相對濕度在菌絲生長期間控制在75%-80%,子實體階段在85%-90%。低于60%菌蓋易反卷,高于95%以上易引發病害。食用菌均屬于好氧性微生物,整個發育期間均需要新鮮空氣,特別是子實體形成期間要勤通風換氣。通風不良、過于潮濕、溫度過高的菇房,容易滋生雜菌害蟲。
      2.1.5 物理防治。粘蟲可在強燈光處涂抹40%聚丙烯粘膠的粘蟲板,或糖醋藥液誘殺食用菌螨蟲防治;菌蚊可人工捕捉;發生癭蚊的菌袋在陽光下曝曬1-2h或撒石灰粉。還可采用水浸法防治害蟲,瓶栽培和袋栽培的可將水注入瓶、袋內,塊栽的可將栽培塊浸入水中壓以重物,浸泡2-3h,浸泡后的瓶、袋瀝干水即放同原處;蚊蛾類害蟲用黑光燈或節 能燈誘殺。
      
      2.2 藥劑防治
      2.2.1 曲霉的防治。及時清除廢料是防治曲霉(圖3)的關鍵。菌種瓶裝料時不能過滿,料不能與棉塞相接觸。裝瓶完畢后洗凈瓶口,除去有機物,保持棉塞清潔。施用5mg/kg多菌靈可抑制黑曲霉和黃曲霉的生長,但必須于蘑菇采收完畢后施用。
      2.2.2 木霉的防治。木霉(圖4)至今沒有理想的根治性藥物,被稱為食用菌的癌癥,常用的殺菌藥劑(多菌靈、克霉靈、甲基托布津等),對木霉只能起到抑制作用,而不能根本殺死,加大藥量,將同時殺死木霉和平菇菌絲。因此,創造適合菌絲生長而不利于木霉繁殖的生長條件,是控制危害的根本措施。一旦發生木霉危害,要立即通風降溫,用草木灰覆壓產生霉菌的地方,阻止霉菌孢子飛散,以抑制病原菌的擴展,處于發菌階段的培養料感病以后,可采用局部涂抹藥液的方法抑制木霉擴張,常用的藥液有5%的石碳酸、2%的甲醛、稀釋200倍的50%多菌靈或75%甲基托布津、10%的石灰水,此外,往污染處撒石灰粉,防治效果也很好。
      2.2.3 綠霉的防治。降低菇房溫度和濕度,加大通風量,用草木灰覆壓霉菌處,切斷霉菌孢子飛揚傳播。取生石灰9份、多菌靈1份、水適量,灌刷霉菌處。生料栽培時,每100kg干料中添加克霉靈100g,可徹底防治和根除霉菌滋生。在霉菌處撒上高錳酸鉀顆粒后,噴水于霉菌外圍。用5%的石灰水浸泡霉菌,待霉菌消失后排除石灰水,補上新料;也可直接用水浸泡霉菌。在霉菌處涂刷95%的酒精或煤油,點火燒掉,然后挖除,填補對細菌的防治方法培養基培養皿滅菌要徹底,滅菌時溫度、壓力、時間都要達到要求;培養基做好后,放在30℃的培養箱內1d后再用,以確保無細菌感染,若有感染,可重新滅菌。母菌或原種必須保證無細菌污染。培養基內可加入抗生素,一般以每毫升含100-200單位為宜。
     
     
    [ 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兖州市| 佛冈县| 遂昌县| 扶余县| 扎囊县| 弥勒县| 井陉县| 遂宁市| 定州市| 商水县| 承德县| 永昌县| 蕉岭县| 平度市| 红安县| 湘乡市| 静安区| 个旧市| 平顶山市| 慈利县| 新田县| 白沙| 枣庄市| 旺苍县| 浪卡子县| 永川市| 西峡县| 巴楚县| 肇东市| 屏东县| 栖霞市| 曲沃县| 柳林县| 潍坊市| 嵩明县| 城步| 库尔勒市| 望城县| 循化| 大悟县| 英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