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病蟲防治 » 正文

    蘑菇“三蟲一病”的防治


    【發布日期】:2010-07-30
          危害秋蘑菇的“三蟲一病”是:螨蟲、跳蟲、菇蚊和有害疣孢霉。現將這些病蟲害為害特點與防治方法敘述如下。  
           一、螨蟲為害癥狀
          發菌過程中,如發現菌絲有退菌現象,如絨毛狀菌絲減少,索性菌絲增多,菌絲表層見到有粉紅色發亮點,則為菇床出現螨頭。當用放大鏡所看到的范圍內存在3~5只螨蟲時,即達到防治指標。覆土后螨蟲會隨著菌絲向土面生長而和土面移動,集中于原基和菇柄基部取食,常造成根部光禿,無菌根,營養無法輸送而萎縮致死。同時螨蟲傳播病菌和病毒,螨蟲嚴重的菇房,各種病害也較嚴重。
           二、跳蟲為害癥狀 跳蟲是雜食性昆蟲,在大田和大棚內種植蘑菇,跳蟲較多。常見的種類有灰白色的角跳蟲和體型微小的黑角跳蟲。跳蟲即取食菌絲也取食菇體,常群集于菌褶內或菇蓋上,將菇體咬嚙成千瘡百孔,造成菇體干縮死亡。尤其是黑角跳蟲,蟲子體細微,蟲口密度大,極易造成毀滅性災害。
           三、菇蚊為害癥狀 秋季溫度逐漸降低,較為適合菇蚊和菇癭繁殖,尤其在糞肥豐富和發酵不徹底的培養料內,菇蚊和菇癭數量龐大,以幼蟲取食菌絲。降低產量,如菇蚊爆發,群體數量過大,也可引起毀滅性災害。 
          四、有害疣飽霉癥狀 當菇菌絲在土中處于菌素形成期,原基分化期和子實體生長期間均可被有害疣孢霉侵染為害。菇體被害后表現畸形,菇柄膨大,菇蓋變小,并附有白色絨毛狀菌絲,后變褐,產生褐色液或病斑,菇體被害后產量和質量都遭受很大損失。 
          五、病蟲害綜合防治 在發菌中后期,培養料中蟲口密度達到防止指標時,需及時用藥防治,用藥種類應選用高效底毒、對菌絲和菇體無傷害的農藥。菇房條件好,密封性強,可用磷化鋁熏蒸,每立方米3片(9.9克)密閉48小時。大多數菇房或棚地栽培的場所只能采用藥劑噴霧防治,菇蟲凈是專用于食用菌殺蟲殺螨的生物型藥劑,具有內吸和胃毒作用,在蟲口密度大時,用500倍噴霧;在覆土期發生蟲害,可在覆土后結合重施調菇水時,在水中配入1000倍菇蟲凈;農第一潮菇生長期發生蟲害,應在第一潮菇的高峰期過后,用菇蟲凈防治。用藥前視菇房濕度停止澆水1~2天,使藥劑能更快地吸收到菌床的深度,達到明顯的殺蟲效果。
          當菇床上出現被疣孢霉侵染的病菇后,應停止噴水2~3天,保持床面干燥,及時摘除病菇并燒毀,待這潮菇過后,立即噴1000倍的多菇豐殺菌劑,結合補水,隔3天噴1次,連噴3次,可有效地控制土層內的病菌蔓延,同時注意控制空氣濕度,加強通風。 
          在氣溫偏高的8月份,菇床內潛伏著較多的病蟲菌源,當出過二潮菇后,遇到較高的溫度時,病害和蟲害常常爆發,防治時可將殺蟲劑和殺菌劑同時混合后噴施,達到雙管齊下的效果。
     
     
    [ 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江县| 宁都县| 日喀则市| 大新县| 固安县| 永丰县| 淮阳县| 古田县| 伊吾县| 湘潭县| 吕梁市| 龙川县| 保亭| 威海市| 静乐县| 湘阴县| 临城县| 含山县| 梅州市| 叙永县| 同仁县| 西青区| 高邮市| 平和县| 宁远县| 利津县| 全州县| 鹤壁市| 富顺县| 临沭县| 乌拉特后旗| 项城市| 苍南县| 安图县| 华亭县| 旺苍县| 绥中县| 康马县| 卫辉市| 乐至县| 青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