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茯苓:茯苓資源與規范化種植基地建設
· 編者:王克勤,黃鶴
· 出版發行: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
內容提要
本書詳細介紹了茯苓的生物學研究,栽培技術研究,采收加工技術研究及茯苓化學成份與藥理作用研究。具體包括茯苓的栽培環境,栽培技術,規范化種植基地建設,采收,產地加工,貯存與養護,藥效物質基礎及作用機理,藥材質量現代化標準體系研究與制定等。
主編簡介
王克勤
湖北省中醫藥研究院研究員、國家職業藥師,曾任國家科技獎勵評審委員會委員、湖北省研究員地道藥材GAP專家指導組副組長、湖北省經信委專家組組長、中國天然藥物資源委員會委員、中國中藥材基地共建共享聯盟顧問、湖北省中藥技術創新聯盟顧問、中國中藥協會茯苓專委會顧問、中國菌物學會茯苓產業分會顧問,《中藥材》《中國現代中藥》《時珍國醫國藥》雜志編委。主持、參加國家及湖北省茯苓等中藥重點科技攻關項目12項。其中獲得1978 年全國科學大會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獲“茯苓誘引栽培方法”和“茯苓袋料栽培方法”技術發明專利2項。主編出版《中國茯苓資源與規范化種植基地建設》《茯苓栽培》《中國常用中藥材》等6部,參編《中國食用菌栽培學》《中國藥用真菌學》等18部。發表論文60多篇,主持茯苓技術規程國家標準及湖北省地方標準2項,榮獲2001年“湖北省中西醫結合貢獻獎”,2008 年“湖北省食用菌協會終身成就獎”,2009年科技部“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建設十周年先進個人”,2014年“中國菌物學會茯苓研究終身成就獎”,2023年“中國中藥協會中藥產業突出貢獻人物獎”。
黃鶴
武漢大學生物系微生物專業畢業,湖北省中醫院(湖北省中醫藥研究院)副研究員、中國菌物學會茯苓產業分會副會長、中國中藥協會茯苓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副秘書長。長期從事中藥資源和藥用植物栽培研究,中藥材規范化種植(GAP)研究等工作。主編《中國茯苓茯苓資源與規范化基地建設》專著,參加《神農架中藥資源圖志》等多部專著的編寫。主持、參與制定了《茯苓規范化生產技術規程》等中華中醫藥學會團體標準以及《巴東玄參》《巴東獨活》《中藥材茯苓生產技術規程》和《中藥材木瓜種苗繁育技術規程》等十余項省地方標準。主持、參加國家、省部級重大攻關、科技支撐計劃、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課題)10余項,獲湖北省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
目錄
第一篇 茯苓資源與規范化種植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 茯苓本草考證與物種溯源
一、本草考證
二、物種溯源
第二節 茯苓資源分布與野生道地產區形成
一、野生資源分布與采收利用
二、本草記載的茯苓產地
三、野生道地產區的形成
第三節 茯苓栽培歷史與產區遷延
一、探索栽培期(南北朝至明代初期)
二、規模栽培期(明代中期至20世紀60年代末)
三、引種推廣期(20世紀70年代初至20世紀末)
四、規范化種植啟動期(20世紀末至今)
第四節 茯苓栽培技術傳承與創新
一、菌種的研制
二、菌核定點培育的“誘引栽培”技術研究
三、代料栽培技術的探索
第五節 我國茯苓產業發展現狀
一、野生資源產量與栽培產區現狀
二、生產栽培現狀
三、應用概況
四、產業發展現狀、前景與對策
第二章 茯苓生物學特性
第一節 茯苓分類學地位與形態結構
一、分類學地位
二、形態結構特征
第二節 茯苓生態環境與生活條件
一、生態環境
二、生活條件
第三節 茯苓生長發育特點與生活史
一、交配型的探討
二、生長發育特點
三、生活史
第三章 茯苓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
第一節 茯苓化學成分
一、三萜類
二、多糖
三、甾體類
四、其他類
第二節 茯苓藥理作用
一、免疫調節作用
二、抗腫瘤作用
三、對腎臟的保護作用
四、保肝作用
五、抗衰老及抗氧化作用
六、抗菌、抗病毒及抗炎作用
七、降血糖及降血脂作用
八、對神經系統的作用
九、其他藥理作用
第四章 茯苓規范化種植基礎研究與實踐
第一節 茯苓種質資源調查研究
一、種質資源現狀調研
二、主產區栽培菌株遺傳相似度的研究
三、主要栽培菌株室內觀察及大田栽培研究初探
第二節 茯苓菌種制備基礎研究與應用
一、母種培養基的篩選與確定
二、母種組織分離最佳部位篩選與確定
三、湖北主要栽培菌種的篩選與確定
第三節 茯苓規范化種植基礎研究與應用
一、菌核定點培育的誘引栽培技術研究與應用
二、適宜種料比的篩選與確定
三、最佳采收期研究與確定
第四節 茯苓藥材產地加工基礎研究與應用
一、不同加工方法藥材質量比較分析
二、產品烘烤加工干燥
三、藥材商品保質期的研究與確定
第五節 茯苓藥材質量標準研究與提升
一、《中國藥典》2015年版一部茯苓標準
二、茯苓規范化種植藥材質量標準(為企業制訂標準提供的依據)
三、茯苓規范化種植藥材質量標準起草說明
第五章 茯苓規范化種植與產地加工
第一節 茯苓菌種制備
一、專用術語
二、菌種廠
三、母種的分離與培育
四、原種的制備
五、栽培種的生產
六、菌種的儲存與養護
第二節 茯苓段木坑穴栽培生產技術
一、培養料的準備(備料)
二、栽培場地的準備(備場)
三、栽培菌種準備(備種)
四、栽種(接菌)
五、植入誘引
六、田間管理
七、病蟲無害化防治
八、采收
第三節 茯苓其他栽培模式生產技術
一、樹蔸原地栽培生產技術要點
二、袋料栽培生產技術要點
三、松毛栽培生產技術要點
第四節 茯苓產地加工
一、產地加工場所和加工廠
二、加工人員
三、發汗回潤加工技術
四、冷凍刨制加工技術
五、蒸制加工技術
第五節 茯苓商品規格與包裝儲存養護
一、藥材商品及規格等級
二、包裝
三、儲存
四、商品養護
五、運輸
第二篇 茯苓規范化種植基地建設與GAP認證
第六章 茯苓規范化種植基地建設
第一節 我國茯苓生產基地的形成與發展
一、野生茯苓的采收與貿易
二、生產基地的形成與轉制
三、規范化種植基地建設的目的與現狀
第二節 茯苓規范化種植基地建設要點
一、規范化種植基地的選建
二、基地環境質量檢測
三、產地茯苓野生資源保護和持續利用措施
四、基地產區對松樹資源保護和持續利用措施
五、栽培物種鑒定
六、繁殖材料優選、規范與種質資源圃(庫)建設
七、種源繁育基地建設與審批
八、產地(初)加工廠的選建與規范
九、儲存倉庫建設與規范
十、質量檢(監)測室、留樣室建設
十一、生產標準操作規程(SOP)的研究與建立
十二、生產質量管理規程(SMP)的建立
十三、藥材質量標準(企業標準)的制訂
十四、藥材質量保障體系建設與生產質量監控
第三節 通過認證的茯苓規范化種植基地
一、北京同仁堂湖北中藥材有限公司英山茯苓基地
二、九州通醫藥集團湖北羅田茯苓基地
三、湖南補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靖州茯苓基地
第七章 GAP認證的試行與取消
第一節 GAP工作概述
一、我國實施GAP的背景
二、實施GAP的目的意義
三、我國GAP的試行發展歷程
四、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AP)概述
第二節 中藥材GAP認證
一、中藥材GAP認證檢查評定標準要點
二、GAP認證現場檢查程序
三、認證檢查評定的主要內容(以茯苓基地認證為例)
四、GAP認證現場檢查的后續工作
第三節 GAP認證的取消及后續工作
一、我國中藥材GAP認證(試行)實施概況
二、對我國試行GAP認證的不同認識及表現
三、我國取消中藥材GAP認證的原因與后續工作
第三篇 茯苓規范化種植創新技術研究
第八章 茯苓良種選育研究
第一節 茯苓雜交育種技術探討
一、雜交育種遺傳學基礎研究
二、雜交育種技術探索
第二節 原生質體技術在茯苓育種中的應用
一、試驗材料
二、原生質體制備條件優化
三、原生質體技術提純復壯
四、原生質體融合育種
第九章 茯苓清潔生產種植
第一節 清潔生產的概念與應用
一、清潔生產的概念與主要內容
二、農業清潔生產(種植)的目的與主要內容
三、國內外清潔生產發展歷程
四、農業清潔生產(種植)的必要性
第二節 茯苓清潔生產(種植)研究
一、病蟲害發生與為害情況調查
二、病蟲為害程度與癥狀
三、病蟲無害化綜合防治措施
四、低毒速降農藥防治茯苓蟲害技術研究
第三節 茯苓清潔生產(種植)技術規程制訂
一、主要病蟲無害化種植技術體系的建立
二、清潔種植技術規程的提出及實施
三、湖北省地方標準《茯苓清潔種植技術規程》
第十章 茯苓代料栽培初探
第一節 茯苓代料栽培的探索與研究目標
一、現行栽培方法及弊端
二、代料栽培在食用菌生產中的應用及發展概況
三、代料栽培的技術原理及研究目標
第二節 茯苓代料栽培初次研究概況
一、培養料配方篩選試驗
二、栽培菌袋不同裝量研究
三、菌袋單栽與聯栽試驗觀察
四、二種不同栽培棚室模式試栽菌袋的探索
五、夏栽與秋栽代料菌袋栽培對比研究
六、多季節玉米套種栽培試驗探索
七、棚室層架代料栽培研究
八、發酵料栽培試驗
九、代料栽培茯苓質量研究
第三節 茯苓代料栽培的重復研究
一、技術路線
二、代料栽培培養基組方優化重復研究
三、混料均勻設計法優化茯苓代料栽培組方研究
第四節 茯苓代料栽培的作用意義與應用前景
一、代料栽培的作用意義
二、代料栽培應用前景展望
第十一章 茯苓藥效物質基礎研究
第一節 茯苓調節免疫功能和抗腫瘤生物活性有效物質部位的篩選
一、調節免疫功能物質部位的篩選
二、抗腫瘤有效物質部位的篩選
第二節 茯苓有效物質部位的化學成分研究
一、乙醇提取物的化學成分研究
二、多糖化學結構的研究
第三節 茯苓有效物質部位和有效成分的藥效學研究
一、有效物質部位的藥效學研究
二、有效成分的藥效學研究
第四節 茯苓三萜類物質的血清藥物化學和藥代動力學研究
一、三萜類物質的血清藥物化學研究
二、三萜類物質主要有效成分的藥代動力學研究
三、討論
第五節 茯苓三萜類物質和兩種甾體皂苷抗腫瘤作用機制研究
一、三萜類物質抗腫瘤作用機制研究
二、主要有效成分抗腫瘤作用機制研究
第十二章 茯苓藥材質量現代化標準體系研究與制定
第一節 茯苓藥材中主要化合物的分離與鑒定
一、藥材產地
二、主要化合物的分離純化
三、主要化合物的結構鑒定
第二節 茯苓藥材中主要功效成分含量測定
一、多糖含量測定方法的建立和優化
二、總三萜含量測定方法的建立和優化
第三節 茯苓藥材HPLC指紋圖譜的建立
一、供試品溶液的配制
二、色譜條件
三、指紋圖譜的建立與評價
第四節 茯苓藥材中多種三萜化合物定量分析
一、試驗方法
二、實驗結果
第五節 茯苓藥材質量標準的制定
第十三章 茯苓液體發酵的研究與應用
第一節 茯苓液體發酵研究應用概況及發展前景
一、液體發酵技術
二、發酵法制備茯苓多糖
三、多糖的生物修飾
第二節 液體發酵技術在茯苓原種擴制領域的應用
第三節 液體發酵技術在茯苓產品研發領域的應用
一、菌絲體液體培養
二、發酵法制備羧甲基茯苓多糖
三、羧甲基茯苓多糖抑菌活性的測定
附錄
1《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收載含茯苓的中成藥
2 茯苓多糖含量測定方法
3 總三萜含量測定方法
4 茯苓栽培常用松樹的形態特征及檢索表
5 茯苓栽培禁用農藥與可用農藥參考名錄
6 茯苓藥材商品倉儲害蟲及其成蟲檢索表
7 湖北省羅田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保護茯苓野生資源及產區生態環境的實施意見
8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用菌菌種管理辦法
9 湖北省食用菌菌種管理辦法
10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試行)
11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認證管理辦法(試行)
12中藥材GAP認證檢查評定標準(試行)
13國務院關于取消13項國務院部門行政許可事項的決定(國發〔2016〕10號)337
14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取消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認證有關事宜的公告
15茯苓致病病原菌
16為害茯苓的白蟻
17為害茯苓的害蟲茯苓喙扁蝽
18湖北省地方標準《茯苓清潔種植技術規程》
參考文獻
后記
茯苓實景照片集萃
中國茯苓 茯苓資源與規范化種植基地建設.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