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網訊:2011年7月17日,海峽兩岸第十屆菌物學暨第三屆食藥用菌學術研討會在華中農業大學期間,中國菌物學會常務理事、華中農業大學邊銀丙教授作客易菇網會客廳,接受易菇網的專訪。
華中農業大學作為海峽兩岸第十屆菌物學暨第三屆食藥用菌學術研討會的承辦單位,邊教授在接受易菇網采訪時首先介紹了這次會議的組織籌辦情況,他說這次會議是由中國菌物學會和臺灣真菌學會共同組織的一次會議,會議最大的不同就是把菌物學的學術交流和食藥用菌的學術交流一起進行。在籌備中得到了海峽兩岸的學術界、企業界的關注和響應,開始預計參會人數一百人左右,實際注冊到會人數兩百余人。會議收集了很多論文,報告內容非常精彩。這在海峽兩岸學術交流的歷史上是最大規模、最隆重的一次,反響強烈。從學術報告的交流情況看,演講者都具備較高的專業水平,討論氣氛很熱烈。另外,海峽兩岸也有部分龍頭企業參加此次會議,讓兩岸學術交流收獲很大。
在談到此次會議呈現的主要特點時,邊教授向易菇網講到:這次會議的特點一是規模大,與會人數超過以往每一屆;二是水平高,特別是香港中文大學關海山教授、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所王成樹研究員、中興大學黃振文教授的特邀報告非常精彩;三是學術和產業結合,菌物學基礎研究和食藥用菌產業結合起來,使過去做基礎研究的學者和農業產業、醫藥產業、食品加工產業有效的結合起來,為未來海峽兩岸學術交流、為菌物學、食藥用菌學開創了一個新的模式,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嘗試。
最后談到這次會議與以往的不同時,邊教授指出往屆食藥用菌會議主要針對生產、技術問題,菌物學會議主要是真菌資源研究,基礎研究較多。這次會議是把菌物學研究朝產業的方向引導,把食藥用菌關注科學、關注技術問題整體上一個臺階,使海峽兩岸第十屆菌物學暨第三屆食藥用菌學術研討會的整體水平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