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簡介
靈芝:治愈萬癥,其功能應驗,靈通神效,故名靈芝,又名“不死藥”俗稱“
靈芝草”多孔菌科類、一年生真菌,其中以長白山赤靈芝尤為著名。 是擔子菌綱多孔菌科(Polyporaceae)靈芝屬(Ganodelma)真菌赤芝G.lucidum·karst和
紫芝G.japonicrn L loyd的總稱,具有扶正固本等功效,被《本經》稱為上品。近年來,對靈芝屬真菌的化學成分及臨床研究頗多,對靈芝的生殖細胞——孢子藥用價值的研究也頗受重視,本文綜述靈芝孢子的研究近況。 靈芝孢子褐色,卵形,一端平截,(8.5~ll.2)um×(5. 2- 6. 9)um,具雙層壁。在每個
孢子的褐色內層產生許多針狀小突起,深深地伸入孢子壁的透明外層,外層孢壁光滑。靈芝孢子包裹的兩層壁十分堅韌,一般的化學,物理方法很難將其打破,故限制了對其化學成分、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建立有效的破壁方法,可以促進對其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及藥用價值的研究。 靈芝品種約200多種,并不是每種靈芝都能藥用,其中包括不能食用的毒芝。醫學證明赤靈芝、紫芝、云芝藥用價值最高。在全國最大的原始
森林,
長白山自然保護區最適宜生長。
基本信息
G
靈芝
anodermaLucidum (英)LucidGanoderma 別名 赤芝、紅芝、木靈芝、菌靈芝、萬年蕈、靈芝草。 多孔菌目 靈芝科
來源: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或紫芝的干燥子實體。
產地:全國大部分地區有栽培,以安徽霍山和南方廬山最為出名
采收:全年采收,除去雜質,剪除附有朽木、泥沙或培養基質的下端菌柄,陰干或在40度到50度烘干。
藥材形態:
赤芝 形態:菌蓋腎形、半圓形或近圓形,直徑10~18cm,厚1~2cm
菌蓋:皮殼堅硬,黃褐色到紅褐色,有光澤,具環狀棱紋和輻射狀皺紋,邊緣薄而平截,常稍內卷 菌肉 白色至淡棕色;孢子細小,黃褐色
菌柄:圓柱形,側生,少偏生,長7~15cm,直徑1~3。5cm,紅褐色至紫褐色,光亮
氣味:氣微香,味苦澀
紫芝 特征:皮殼紫黑色,有漆樣光澤;菌肉銹褐色。菌柄長17~23cm
栽培紫芝 特征:子實體較粗壯、肥厚,
直徑12~22cm
基本概念 靈芝在我們的概念中有兩個概念的: 1. 從
靈芝
廣義的理解來說,它是指整個靈芝科的所有種類的。全世界有200多個靈芝種類被描述與記載,國內有100多個品種。而古代的是按6色來區分靈芝,是古代沒有現代微觀生物技術而從形態上的認識的,目前科學的靈芝分類主要是以靈芝的擔孢子細胞結構圖來嚴格區分靈芝種類的。
2. 從窄義的理解來說,因為靈芝科中的一個品種是赤芝,是常見的代表品種,被人們稱習慣了叫靈芝,是實際上它的學名,只是為給人們在稱法上的習慣,保留了靈芝的通用說法:赤芝=靈芝。 所有的關于靈芝的描述,醫學數據庫的書籍,論文,包括較多的醫學工作者也沿用了這個稱法的。所以,絕大部分的醫學論述關于靈芝的作用,都是以赤芝為研究了解對像,以它為基礎的。 當然也不乏有一些迷信的人,以為靈芝可“生死人,肉白骨”,那都只是一些傳說,或許小說中也有對靈芝神效的夸張及加大,但也只是劇情需要,并不可信。總體來說,靈芝只是一種效果較好的藥材,品種不同,效果也有所不同。不過,也不會排除真的有可“生死人,肉白骨”之神奇效果的靈芝,但起碼現在是沒有的,所以,我們還是要相信科學,不可把靈芝一味的認為是神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