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蓀又稱竹參、竹笙。營養豐富的名貴
食用菌。擔子菌綱,鬼筆目,鬼筆科,竹蓀屬。已報道的有長裙竹蓀、短裙竹蓀和紅托竹蓀等。由菌蓋、菌柄、菌托和菌幕(裙)組成。菌蓋鐘形,暗綠色。茵幕白色,狀如裙,網狀,從菌蓋下垂4~20厘米。菌裙是竹蓀分類的重要特征。竹蓀食味鮮美,其干品蛋白質含量為13%~l7%,含21種氨基酸,其中8種為人體所必需,富含B族維生素及維生素K、D、A、E和多種礦物質。具有防ai抗ai、降xie壓、防腐等功能。夏秋季生長于海拔200~l500米的多雨濕熱帶地區竹林落葉層和腐竹根下,有的闊葉林地也有出現。中國竹蓀主要產地有福建,云南貴州等都有出產。自然發生量少,可以人工栽培。常于夏秋生于竹林下落葉層等偏酸性泥土中。體純白色,白色網眼狀的菌幕下垂,宛如潔白美麗長裙,故有“長裙竹蓀”之稱,因其外形美觀,食味爽口,被稱之為“真菌之花”。又因其產量稀少、需求量大、故有“拾蓀如拾金”之說法。是guo宴、高級宴席上的名貴菜肴,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氨基酸,藥用上有較好療效。竹蓀有較好的防腐作用,將其煮湯在鮮肉上,可在夏季保持肉的鮮味而不腐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