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文獻 » 《食用菌學報》 » 1995年 » 第3期 » 正文

    肝色牛排菌生物學特性研究


    【發布日期】:2010-05-14

    王利火; 沈家驤; 葛珠福
    浙江省微生物研究所; 浙江省微生物研究所; 浙江省微生物研究所 杭州 310012 ; 杭州 310012 ; 杭州 310012

    【中文摘要】 ZME1301號肝色牛排菌[Fistulina hepatica(schaeff)Fr.]是在浙南山區新發現的野生資源菌。本文從形態特征及溫度、水分、pH、光照等因子與菌絲生長和子實體形成發育的關系方面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菌絲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5℃,最適pH為4.0~4.5,光是子實體原基形成、分化發育不可缺少的條件之一。這為肝色牛排菌的人工栽培、開發利用提供了科學依據。

    【英文摘要】 Fistulina hepatica (Schaeff. ) Fr. ZME 1301 is a wild strain newly discovered in the mountainous area of South Zhejiang Province. Investigations on its morphology and the effect of the cultural temperature, water content, pH and light on mycelium growth,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ruitbody are carried out in this study.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for mycelium growth is 25℃ and the optimum pH is 4.0-4.5. Light is one of the indispensable condi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primordia,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ruitbody. The results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uti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istulina hepatica.

    【中文關鍵詞】 肝色牛排菌; 生物學特性; 培養特性
    【英文關鍵詞】 Fistulina hepatica; Biological character; Cultivation character
    【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

    【文獻出處】 食用菌學報,Acta Edulis Fungi,編輯部郵箱,1995年03期 【DOI】CNKI:SUN:SYJB.0.1995-03-003

     
     
    [ 文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文獻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泰县| 常山县| 延川县| 新和县| 北海市| 新泰市| 通化市| 大名县| 汉寿县| 那曲县| 大田县| 宣化县| 布拖县| 松原市| 丰都县| 连云港市| 北票市| 苍梧县| 澄城县| 昆明市| 抚远县| 襄城县| 洪湖市| 施秉县| 门头沟区| 南城县| 福贡县| 那坡县| 太白县| 华坪县| 广宁县| 旺苍县| 柘城县| 漯河市| 南康市| 石河子市| 龙里县| 姜堰市| 贵德县| 通许县| 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