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職視 林輝 王麗芬 陳桂珍 賴淑芳 詹森然 李佳歡 孫淑靜 胡開輝
【機構】湖北生態職業技術學院 華中農業大學應用真菌研究所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與核農技術研究所
摘要:為建立科學可靠的判斷斑玉蕈(Hypsizygus marmoreus)菌包成熟度的生物學參數評價指標,為工廠化生產菌包成熟度的判斷提供科學依據。分別通過3,5-二硝基水楊酸法、碘試液比色法、福林酚法、2,2-聯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銨鹽法、愈創木酚法分析斑玉蕈菌包不同培養時間其羧甲基纖維素酶、木聚糖酶、淀粉酶、中性蛋白酶、漆酶和錳過氧化物酶活性變化,以及培養時間與出菇產量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菌包培養溫度在21℃25℃,培養時間120 d左右,菌包上、中、下各部木聚糖酶活力趨于13.7 U·mL-1;在70 d菌包上部漆酶活力達到最高值,在100 d中部與下部漆酶活力達到最大值;在120 d各部分漆酶活力趨于173.5U·L-1,纖維素酶活力達6 U·mL-18 U·mL-1,淀粉酶活力保持在20 U·mL-1左右,中性蛋白酶活力4 U·mL-1左右,下部錳過氧化物酶活力達40 U·mL-1時,此階段出菇的產量最高達461.7 g·袋-1。
基金:福建省高校產學合作科技重大項目(2013N5101); 珍稀食用菌品種創新與自動化生產技術產業化工程(2014S1477-8); 福建省食用菌產業技術重大研發平臺(2014N2101); 福建省重大農技推廣項目(KNJ-153000);
關鍵詞:斑玉蕈; 酶活力; 生物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