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顧婷婷 林英任 王士娟 高小明 陳莉 陳江琳
【機構】安徽農業大學林學與園林學院 安徽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摘要:對針葉樹散斑殼Lophodermium conigenum與其近似種南方散斑殼L.australe的形態學特征及生態習性等進行了比較研究,同時對這兩個種8個菌株的rDNA-ITS區進行了PCR擴增和序列測定,結合GenBank中16個相關ITS序列構建了系統發育樹。結果表明,L.conigenum與L.australe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L.conigenum除子囊果形狀、子座基部層、線紋和寄生性外,其余特征與L.australe基本相同。L.conigenum的ITS序列的G+C含量(51.0%)小于L.australe的G+C含量(54.0%)。在系統發育樹中,此二種形成兩個明顯獨立的分支,支持了依據形態學等表型性狀的分類。二者種間及種內的遺傳差異與寄主有較大的相關性,而與產地無明顯關聯。通過表型性狀和ITS序列的分析與比較,可準確地將L.conigenum與L.australe鑒別開來。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30870014,30770006); 教育部高校博士點專項科研基金(No.20070364002); 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No.070411005);
關鍵詞:形態學特征; 分子性狀; G+C含量; 系統發育分析;
【機構】安徽農業大學林學與園林學院 安徽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摘要:對針葉樹散斑殼Lophodermium conigenum與其近似種南方散斑殼L.australe的形態學特征及生態習性等進行了比較研究,同時對這兩個種8個菌株的rDNA-ITS區進行了PCR擴增和序列測定,結合GenBank中16個相關ITS序列構建了系統發育樹。結果表明,L.conigenum與L.australe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L.conigenum除子囊果形狀、子座基部層、線紋和寄生性外,其余特征與L.australe基本相同。L.conigenum的ITS序列的G+C含量(51.0%)小于L.australe的G+C含量(54.0%)。在系統發育樹中,此二種形成兩個明顯獨立的分支,支持了依據形態學等表型性狀的分類。二者種間及種內的遺傳差異與寄主有較大的相關性,而與產地無明顯關聯。通過表型性狀和ITS序列的分析與比較,可準確地將L.conigenum與L.australe鑒別開來。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30870014,30770006); 教育部高校博士點專項科研基金(No.20070364002); 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No.070411005);
關鍵詞:形態學特征; 分子性狀; G+C含量; 系統發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