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霞 龔國淑 葉華智 邵寶林 張敏 蔣素蓉 唐志燕
【機構】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 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 雅安625014
【摘要】來自全國39個地區的70株新月彎孢菌Curvularialunata在WAC培養基上誘導培養后,隨機挑取10197個抗KClO3突變體,經CDA鑒定獲得2207株nit突變體,nit突變體頻率為21.64%。在這些nit突變體中,1397個為nit1,占63.30%;734個為NitM,占33.26%;76個為nit3,占3.44%。70個菌株全部獲得了穩定的nit突變體,其中52個菌株獲得了NitM突變體。結果表明WAC比先前報道的KPS更適合用于C.lunatanit突變體的篩選。通過不同菌株間互補nit突變體配對測試,將其中的65個C.lunata菌株劃分為22個營養體親和群(VCGS),而另外5個菌株因未獲得NitM突變體暫時無法確定其VCG。劃分出的22個VCGs中,有11個VCGs是由多菌株組成的,VCG3為優勢類群,含18個菌株,其地理來源最復雜,主要為致病性中等以上的菌株;其余11個VCGs內均僅有1個自身親和的菌株。以上結果初步表明,在C.lunata群體內存在豐富的VCG多樣性,VCG3可能是與致病性相關的優勢VCG,但營養體親和性與菌株地理來源沒有明顯的直接關系。
【基金】四川省應用基礎研究資助項目(03JY029-033-1);
【關鍵詞】硝酸鹽缺陷型(nit)突變體; VCG多樣性; 地理來源; 致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