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珍娣 陳瑾 王玲 丘麒 潘慶華
【機構】華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植物抗病遺傳學研究室;
【摘要】利用隨機擴增多態性DNA技術對廣東省2000年度稻瘟病菌群體的遺傳結構進行了分析。以相似性系數為0.62閥值時,可將采集于廣東省三大生態稻作區、早稻和晚稻生長季節的104個菌株劃分為14個遺傳宗譜;其中宗譜5和宗譜8的菌株數各占總數的25%,為優勢宗譜;宗譜4和12的菌株數各占總數的14.4%和9.6%,為亞優勢宗譜;其余的29個菌株,分別歸屬于其它10個宗譜,其中有5個宗譜是單菌株宗譜。本年度稻瘟病菌群體的遺傳結構呈現明顯的區域性特性:遺傳結構呈由北向南多樣化的趨勢;各個稻作區甚或亞區有其特異性的宗譜。本年度稻瘟病菌群體的遺傳結構也顯示分明的生長季節特性:來源于早稻和晚稻生長季節的菌株完全分屬于宗譜圖的上下兩個半區,彼此之間不存在共同的宗譜;而且后者的遺傳宗譜要比前者的復雜、多樣。研究還表明,雖然稻瘟病菌群體的遺傳結構2000年度與1998-1999年度的比較存在較大的差異,但是兩者仍然具有良好的相承性和可比性。如何進一步驗證和把握稻瘟病菌群體的遺傳結構所表現出的時空特性是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的重要課題。
【基金】國家轉基因產業化專項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農業廳合作基金; 華南農業大學引進人才特別基金;
【關鍵詞】RAPD; UPGMA; 遺傳宗譜; 生態稻作區; 生長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