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文獻 » 《菌物學報》 » 1992年 » 第一期 » 正文

    掘氏疫霉遺傳學研究 Ⅰ.自交后代(S1)生物學性狀的遺傳與變異


    【發布日期】:2017-12-31  【來源】:菌物學報
    【作者】鄭小波;陸家云;
    【機構】南京農業大學植保系;南京農業大學植保系;南京 210014;
    【摘要】測定了掘氏疫霉Phytophthora drechsleri Tucker生長速率、菌落形態、菌體形態、產孢能力、耐35℃高溫生長、致病力等生物學性狀在自交S1代的遺傳與變異。2個掘氏疫霉野生型菌株(A1、A2各1株)經聚碳膜間隔配對誘導自交產生的卵孢子(保存110天左右)在S+L培養基上萌發,分別獲得30和35個單卵孢株(萌發率10%左右)。測定結果表明,上述生物學性狀在2個親本自交后代均發生變異,部分單卵孢株生長速度減慢、菌落形態明顯改變、孢子囊和菌絲畸形、產孢能力增強、在35℃中弱生長或不生長,或致病力減弱直至無致病力。在親本的單游動孢子無性系后代未觀察到上述變異,說明上述生物學性狀變異主要因親本遺傳因子的雜合性所致。從遺傳學角度探討了在自然條件下掘氏疫霉生物學性狀的變異性以及某些分類依據不穩定的原因,指出有性生殖過程中的基因重組可能是引起掘氏疫霉生物學性狀變異的主要原因之一。      
    【關鍵詞】遺傳;掘氏疫霉;生物學性狀;自交S1代;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文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文獻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勐海县| 云梦县| 西吉县| 龙南县| 临沭县| 贡嘎县| 青岛市| 台南市| 平谷区| 长白| 阿荣旗| 化隆| 伊金霍洛旗| 乌恰县| 东阿县| 扎囊县| 乌鲁木齐县| 安化县| 水城县| 仙游县| 页游| 金门县| 无锡市| 都安| 蓬莱市| 黑山县| 嘉祥县| 永年县| 孙吴县| 安顺市| 商洛市| 洛隆县| 饶阳县| 和田县| 波密县| 宜丰县| 淮北市| 临汾市| 黄平县| 安远县| 永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