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褶傘屬 (Chlorophyllum) 真菌是擔子菌門 (Basidiomycota) 蘑菇科 (Agaricaceae) 中的重要類群之一,營腐生生活,主要分布于森林、草地等生境中。除少數可食用的類群如變褐青褶傘 (C. brunneum) 外,該屬真菌大多有毒,會引起嚴重的胃腸炎癥狀。雖然青褶傘屬真菌廣布于泛熱帶地區,但國內外對該屬真菌缺乏系統性的研究,屬下系統一直懸而未決。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東亞植物多樣性與生物地理學重點實驗室葛再偉研究組,通過多年的野外考察積累及與國內外同行開展合作,獲得了該屬全球報道的近80%的物種樣品,通過多基因片段測序,重建了該屬真菌的系統發育關系,對該屬的單系性、物種多樣性和性狀演化進行了研究。發現:1. 青褶傘屬真菌為單系類群,屬下分為6個組;2. 原初置于大環柄菇屬、環柄菇屬及粉菇包屬下的Lepiota demangei、Lepiota hortensis、Macrolepiota globosa、Endoptychum agaricoides等物種均為青褶傘屬的成員;3. 該屬物種歷史上可能在短時期內經歷了快速的輻射式演化過程,但蓋表結構、鎖狀聯合的有無、褶緣囊狀體形狀和大小、擔孢子的形狀、大小、有無芽孔等特性對該屬的組和物種的鑒定具有重要價值。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o. 31461143031、31670024)的支持,提出了青褶傘屬的屬下系統分類,編制了屬下分種檢索表,報道了非洲青褶傘(C. africanum)和古熱帶青褶傘(C. palaeotropicum)兩個新種和一個新組合(C. demangii),極大地擴展了對青褶傘屬物種多樣性和系統演化的認識,有助于該屬物種(尤其是有毒類群)的準確識別和毒蘑菇的預防和控制。研究成果于近日發表在真菌學期刊Mycokeys上。


圖2 基于4個核基因片段(ITS、nrLSU、rpb2、tef1)構建的青褶傘屬的系統發育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