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榮豐集團的食用菌生產車間,記者看到,這里的食用菌生產實現了從裝瓶,接種,培養生育到包裝等各個環節的全自動化生產。
食用菌生產自動化是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的重要標志。作為全國最大的食用菌工廠化生產基地,山東榮豐集團不斷加大立體栽培、資源循環利用等方面科研投入力度,努力構建更加完善的生產控制體系。山東榮豐食用菌有限公司生產事業部負責人齊經理介紹說:“公司將在自動采收,自動分檢,自動稱重,自動封箱等環節實現全部的技改,在2014年的年底將要改造完成,這樣可使用成本降低50%,從而實現食用菌生產的全部自動化。”據統計,全市食用菌年生產能力已達到35萬噸,被中國菌物學會命名為“食用菌工廠化生產之鄉”。
食用菌產業只是東營高效生態農業跨越發展的一個縮影。東營土地、灘涂、淡水等資源豐富,具有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的獨特優勢。近年來,隨著黃藍兩大國家戰略在東營的深入推進,東營市的農業發展也逐步經歷了從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的轉變,高效生態農業實現跨越發展。近年來,東營市圍繞發展綠色種植、現代漁業、生態畜牧業等優勢產業,加強與大企業集團的戰略合作,著力提高現代農業發展水平。在農業園區建設上,目前東營市各類農業園區發展到163個,總面積167.8萬畝,東營市被整建制列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全國農產品加工示范基地,農業高新區被科技部列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隨著農業規模化水平的進一步提升,東營市食用菌年生產能力達到35萬噸,被中國菌物學會命名為“食用菌工廠化生產之鄉”;漁業增養殖面積達到190萬畝,成為全國重要的海參、大閘蟹生態養殖基地;建成萬頭奶牛場4家。農業產業化水平明顯提高,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到59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1339家,分別比2009年增加了114家、982家。同時,東營市農產品品牌戰略順利得到實施,新增中國、山東名牌農產品8個,達到23個,396個農產品、160萬畝生產基地通過“三品”(無公害產品、綠色產品、有機食品)認證。
發展現代農業,基礎設施先行。為進一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東營市四年改造中低產田40萬畝,建設高標準農田8.8萬畝,完成河道治理、灌區改造等一批水利工程,治理河道200公里,節水灌溉面積達到79.5萬畝。今年,重點實施55個農田水利重點項目,改善除澇面積170萬畝、灌溉面積69.3萬畝,有力促進了全市農林牧漁業的跨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