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食用菌協會、食用菌主管部門、各會員單位: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保障供給能力的若干意見》的精神,更好的貫徹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結合中國食用菌協會第五屆第二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提出的“抓好食品質量安全,做好行業自律工作”的要求,中國食用菌協會制定了“全國食用菌質量安全行動意見”,現印發給你們。請各單位積極組織、認真落實,切實加強食用菌質量安全工作。
附件:全國食用菌質量安全行動意見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九日
附件:
全國食用菌質量安全行動意見
近年來,我國食用菌產業在黨中央、國務院“三農”政策的推動下快速發展,全國食用菌總產量已達2200萬噸,產值超過1300億元,產品出口130個國家和地區,創匯17億美元。食用菌已成為我國糧、棉、油、蔬、果之后的第六大產業,為繁榮農村經濟,推動農民致富,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食用菌產品是人類不可多得的健康營養食品。它具有高蛋白質、低鹽、低糖、低脂肪、低熱量、富含礦物質、維生素等,兼有葷素兩者之長,有“植物性食品的頂峰”“素中之葷”美譽。在經濟快速發展,人口流動增加,食品結構變化,健康理念轉變的當今,食用菌已成為百姓喜愛的營養食品之一。
食用菌產品質量安全關乎百姓的切身利益,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乎食用菌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所以,食用菌質量安全問題對經濟社會發展、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保障供給能力的若干意見》的精神,更好的貫徹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結合中國食用菌協會第五屆第二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提出的“抓好食品質量安全,做好行業自律工作”的要求,進一步統一思想、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切實加強食用菌質量安全工作,確保不發生重大食用菌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的目標,現提出食用菌質量安全行動意見如下:
一、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
(一)總體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保障供給能力的若干意見》的精神,更好的貫徹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應把食用菌質量安全作為工作的首要任務,加大工作力度,加強服務指導,確保食用菌質量安全,進一步推動食用菌產業健康穩步發展。
(二)目標任務。確保不發生重大食用菌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努力提升食用菌質量安全水平,為人民群眾提供健康安全的食用菌產品。
二、重點工作
(一)深入開展食用菌產品質量安全培訓工作
以“食用菌質量安全”為主題,在生產指導和技術服務的同時,加大菇農培訓力度,擴大培訓規模,重點開展食用菌質量安全專業知識和控制技術培訓、食用菌標準化生產技術培訓,提高食用菌生產經營者技能。實現全國食用菌產業化建設示范縣1萬人安全技術普及性培訓。開展《菌類園藝工》職業技能培訓,大力傳播行業職業道德規范,培養職業技能,注重從業者整體素質的提高,培訓具有《菌類園藝工》職業資格證書的技能型人才千余人。同時,開展食用菌產品質量安全科普宣傳活動,增強食用菌生產經營者質量安全法制意識和誠信意識,提高廣大消費者質量安全科學認知水平。
(二)強化菌種、菌需物資質量安全
保障菌種、菌需物資質量安全,是從源頭上提高食用菌質量安全的有力保障,也是促進菇農持續增收、維護菇農合法權益的重要手段。
要加強食用菌菌種選育研發力度,為生產提供優質高產菌種,要強化菌種質量檢測,確保菌種質量安全。加強對棉籽皮、麩皮等食用菌栽培原料價格和供求信息發布,推進產銷銜接,打擊坑農害農價格違法行為,打擊菌需物資、食用菌投入品造假、摻假行為,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確保菌需物資質量安全。
(三)大力推進食用菌標準化
一方面,加快食用菌標準制修訂步伐。制定一批食用菌生產管理和執法監督急需的質量安全標準。各主產基地、龍頭企業及時將相關標準和技術規范集成轉化為符合當地生產實際的簡明操作手冊,使菇農看得懂、好使用。另一方面,開展食用菌標準化生產示范工作。在全國建設一批食用菌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和示范單位。開展食用菌標準化知識和技術的宣貫,指導食用菌生產者科學合理使用投入品,嚴格農藥、殺菌消毒、增菇劑等的使用和計量要求,指導食用菌主產基地、生產企業實施標準化生產,將無公害、綠色、有機產品和地理表示產品作為食用菌標準化生產示范的重點和關鍵性指標。
(四)構建食用菌質量安全可追溯信息管理平臺
構建食用菌質量安全可追溯信息管理平臺,完善產品身份識別手段。中國食用菌協會將在條件成熟時,認定和支持一批質量安全追溯完善的基地縣及企業,與當地政府及企業合作構建食用菌質量可追溯信息網絡化管理平臺,建立食用菌產品編碼數據庫、生產檔案數據庫、產地產品檢測數據庫,以及流通環節和目標市場數據庫、質量可追溯系統管理軟件,為生產流通過程中各個環節的用戶提供便捷的信息查詢服務,為追溯食用菌產品質量安全責任主體提供技術支撐。
(五)加強科學研究
組織科技力量,積極籌措資金,大力開展科學研究,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對公眾關注度高的食用菌質量安全方面,加強跟蹤研究和科技研發,重點開展生產質量控制、技術標準研制、高效低殘留食用菌投入品等方面的研發。
(六)抓好食用菌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從食用菌菌袋(菌包)生產環節入手,指導食用菌生產單位嚴格標準化生產,建立規范的生產檔案。加強食用菌使用消毒殺菌制劑等投入品使用的技術指導,指導生產單位依法、科學使用投入品。嚴防超范圍、超劑量使用,嚴禁使用高毒農藥。開展食用菌投入品安全隱患的摸底和安全性評價工作,加快技術改進,完善食用菌菌需物資和投入品使用管理規范。會同質檢、食藥、公安等部門,從禁用物資的研制、生產、流通、銷售、使用等環節入手,發現涉嫌違法行為的,及時收集證據,及時通報和移交,形成齊抓共管的監管格局。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強領導。由中國食用菌協會何海龍秘書長任組長的“食用菌質量安全行動”領導小組,將統籌安排、綜合指導食用菌質量安全行動各項事宜,協調解決實施中的問題,總結推廣好的經驗、好的范例;各地食用菌協會、食用菌主管部門等相關人員將組成若干行動小組,分工負責指導各地食用菌質量安全工作。
(二)廣泛宣傳。利用網站、雜志和媒體宣傳好的做法和經驗、典型事例,擴大影響,營造有利的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
(三)注重支持。黨中央、國務院將“三農”工作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出臺了多項支持政策。我們要抓住時代賦予行業發展的契機,爭取政策支持,鞏固擴大行業取得的成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食用菌協會、食用菌主管部門積極行動,組織開展地方性“食用菌質量安全行動”,開拓“食用菌質量安全行動”上下互動,全行業、全社會共同參與,共創行業發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