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猴頭菇生產是以農民自發生產經營為基礎的千家萬戶的小生產,為規范分散型農戶的質量技術行為,生產出優質的無公害猴頭菇,特制定本部分。本部分規定了無公害猴頭菇的栽培瓶(袋)制作、滅菌、接種、菌絲培養、出菇、采收和采收后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的栽培技術要求。.
本部分的各項技術指標是在現有國家標準的基礎上,參考有關發達國家的標準,并結合我省猴頭菇生產和質量的實際情況,廣泛征求有關部門和專家的意見而制定的。
本部分按GB/T1《標準化工作導則》有關規定編寫。
本部分從2003年01月02日起實施。
本部分是無公害猴頭菇系列標準的第2部分,該系列標準的其他部分為:
DB33/384.1―2002無公害猴頭菇 第1部分 菌種
DB33/384.3―2002無公害猴頭菇 第3部分 商品菇
本部分由浙江省農業廳提出。
本部分起草單位:常山縣食用菌辦公室、常山縣質量技術監督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黃良水 劉益壽 徐立勝 樊存龍 蘇輝芳
無公害猴頭菇 :栽培技術操作規范
1 范圍
本部分規定了無公害猴頭菇生產過程中有關生產場地的選擇、栽培瓶(袋)制作、滅菌、接種、菌絲培養、出菇管理、采收和采收后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治的技術要求。
本部分適用于無公害猴頭菇的室內瓶(袋)栽培。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在本部分的引用而成為本部分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部分。
GB4285-1989 農藥安全使用標準
GB5749-1985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GB/T8321.1-2000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
GB/T8321.2-2000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
GB/T8321.3-2000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
GB/T8321.4-1993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
GB/T8321.5-1997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
GB/T8321.6-2000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
GB9688-1988 食品包裝用聚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
GB/T12728―1991 食用菌術語
NY5010-2002 無公害栽培環境要求
DB33/384.1-2002 無公害猴頭菇 第一部分:菌種
3 定義
本部分采用GB/T12728中規定的定義。
4.生產場地的選擇
4.1 生產場地生態環境良好、三級以上飲用水質,無有毒有害氣體,周圍300米無各種污水及其它污染源。
4.2 生產區域環境應符合NY5010的要求。
5 栽培瓶(袋)制作
5.1栽培季節
當年9月下旬至次年1月上旬。
5.2栽培基質
5.2.1 棉籽殼、玉米芯渣培養基,配方見附錄A(規范性附錄)。
5.2.2棉籽殼、皮、米糠、玉米粉等要求新鮮、無蟲蛀、霉爛、無農藥污染。
5.3制瓶(袋)
5.3.1拌料
先將棉籽殼按1:1料水比預濕,根據配方加入其它培養料,拌透拌勻。
5.3.2裝瓶(袋)
將培養料裝入750ml菌種瓶裝至瓶肩或14cm×27cm×0.0045cm聚丙烯塑料袋中,袋栽裝料高11cm~12cm。料面壓緊壓平,內部稍松,瓶口用聚丙烯膜、報紙、牛皮紙包扎或袋口用塑料繩扎好。裝料須在6h內完成。
6 滅菌和接種
6.1 滅菌
高壓(1.5Mpa 125℃)滅菌2h或常壓(100℃)滅菌10h~12h。
6.2接種
6.2.1 接種環境要求清潔、干燥,并進行消毒處理。
6.2.2選用符合DB33/384.1要求的栽培種。
6.2.2 料溫冷卻到28℃以下后將瓶(袋)料放入接種箱或無菌室內。
6.2.3 接種箱或無菌室內放入適量的消毒藥劑,密閉熏蒸0.5h后接種。
6.2.4 每瓶菌種接50瓶或35袋左右。
7 菌絲培養
7.1 培養室
培養室應經消毒,要求清潔、干燥、通風、遮光。
7.2培養方法
a)瓶栽:墻式疊放,瓶高不超過15個。
b)袋栽:接種面朝上采用雙層疊放。
7.3培養管理
7.3.1 發菌室溫度要求22℃~25℃,空氣相對濕度65%~70%。
7.3.2用草簾、遮陽網遮光,使發菌室基本黑暗。適時開門窗進行通風換氣,保持發菌室空氣新鮮。
7.3.3接種后一星期內結合翻堆檢查一次,及時剔除不良栽培瓶(袋)。
7.4 培養時間
室內培養20d~25d,菌絲伸入料內1/2~2/3。
8 揭蓋、套環
a)菌絲長滿菌瓶1/3~2/3時揭去瓶口包扎的牛皮紙。
b)袋栽:菌絲長滿菌袋1/2以上時,開袋套上直徑5cm左右的套環,套環要求緊貼料面,然后將栽培袋墻式疊放,菌袋堆高不超過7個。
9 出菇管理
9.1菇房要求
菇房應消毒處理,達到清潔、通風、有散射光。
9.2出菇、溫度
出菇溫度為12℃~18℃。
9.3出菇
9.3.1 采用地面灑水,空間噴霧,保持菇房空氣濕度90%,保證有散射光,誘導原基形成。
9.3.2保持菇房空氣新鮮,門窗掛草簾,防止被風直吹。
9.3.3 子實體生長階段,保持空間濕度85%。
10 采收
10.1適期
當菌刺在0.5cm~1cm以內,未彈射孢子前及時采收。
10.2方法
用割刀從子實體邊緣插入料面,沿料面切割而下,除去雜質后,按規格分類。
10.3 采后管理
采收后除去料面雜質停水養菌2d~3d,再按9.3要求管理。
11 病蟲害防治
11.1防治原則
堅持以預防為主,嚴格控制化學防治。
11.2 主要病害預防
11.2.1 主要病害:霉菌(毛霉、脈孢霉、木霉、黃曲霉)和細菌性基腐病。
11.2.2 預防方法
11.2.2.1 嚴格檢查種源。
11.2.2.2 保持環境清潔。
11.2.2.3 發現病害及時清除,并進行無害化處理。
11.2.2.4 出菇期間禁止使用化學農藥。
11.3 主要蟲害防治
11.3.1 主要蟲害
菇蠅、菇蚊、螨類。
11.2.2 防治方法
a) 阻隔法防害蟲,在場地周圍控溝,在菇房安裝沙門窗防止害蟲飛入。
b) 禁止使用化學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