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病蟲防治 » 正文

    平菇塊菌病的癥狀及防治措施


    【發布日期】:2013-08-27  【來源】:福建省上杭縣白砂鎮農技站  【作者】:傅躍榮
       一、病害癥狀:該菌菌絲與平菇菌絲相仿,肉眼無法區分;它可深入基料內部,與平菇菌絲爭奪營養、水分以及自下而上的空間,抑制平菇出菇能力。其生理成熟的菌絲體,在培養料出菇面形成子囊果,尤其是畦栽時在菌柱周圍與土壤接觸區域大面積發生;群生或集生的子囊果外形呈腦狀皺紋塊,極似去掉澀皮的核桃仁,皺皺巴巴不舒展;初出現時大多數菇農誤認為是平菇現蕾,結果數天之后仍無發化現象,只是子囊果由初期的奶白色轉為淺奶黃色,再逐漸變為黃褐至紅色,且其體積也在不斷膨大,此時采取各種手段防治為時已晚。該病害發生嚴重時,可令整批栽培只菇不出。菇棚內散發高濃度漂白粉的氣味,是塊菌病發的重要標志之一。   
      二、發病原因:鍬氏裸囊菌是食用菌栽培生產中的惡性雜菌。孢子大量存在于基料中,生命力極強,遇16~35℃溫度、70%以上的空氣濕度,可很快萌發并形成危害。該病菌對覆土式栽培的平菇危害特別嚴重。   
      三、防治措施:   
      1、培養料一定要經充分、均勻的堆酵處理,且含水率不可高于63%。   
      2、栽培用土的處理參照前述。   
      3、菌袋進棚前,除按前述要求處理大棚外,間隔5天重噴1~2遍1.2%以上濃度的漂白粉溶液。有發病記錄的地區,還要加噴一遍多甲溶液。   
      4、一旦發現塊菌發生,大棚內應立即加大通風、降低溫度和濕度,并將發病區域及其外沿3厘米(深度視發病時間及程度而定)連土帶培養料挖除,回填處理過的細土,并全棚地毯式噴灑一遍1%漂白粉溶液,發病挖除部位涂抹400倍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溶液。           
     
     
     
    [ 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江县| 新宾| 岳西县| 宜春市| 曲水县| 阳春市| 怀化市| 辽宁省| 横山县| 宜兰市| 澄江县| 闽侯县| 黄骅市| 阳山县| 山西省| 烟台市| 麟游县| 陈巴尔虎旗| 隆子县| 嘉荫县| 贵阳市| 柞水县| 论坛| 惠安县| 简阳市| 香格里拉县| 北宁市| 周宁县| 新蔡县| 大新县| 临武县| 龙井市| 忻城县| 玉环县| 朝阳县| 遵义市| 宜黄县| 青河县| 新郑市| 青浦区| 日喀则市|